[mwai_chatbot id="default"]

TOD 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研究

TOD 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研究

摘要:以四川师大TOD项目区域内的公共图形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将开放式街区的地域文化属性与公共图形设计系统相结合,探索TOD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设计理论,从该街区的文化教育属性出发,提出在TOD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校园内外联通的公共图形设计。公共图形设计首先应达到内容信息的准确传达,并因地制宜地融入人文因素和情感表现。TOD模式下的校园开放式社区公共图形设计策略应由街区特性为指引,使具有高校文化内涵的校园街区氛围和校内外开放互通的特性得以凸显,从而提升公众对公共图形信息的获取体验。本研究对我国TOD模式下,高校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TOD模式;开放式街区;公共图形设计;校园内;文化性

引言

城市是人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创新活动的重要空间,人们借助轨道交通在生活活动的各个场所穿梭,TOD模式目前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目前,我国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已达9亿多人,并且今后还将继续增加。2022年4月,中共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广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坚持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公共图形导视系统作为人们处于公共空间时最易直接获得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城市建设中打造居民的高质量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在成都市全面启动的首批14个TOD示范建设项目中,四川师大TOD项目位列首批名单,具有重要的领头示范作用。四川师大TOD项目建设以“菁英知识创汇区”为总体定位,如何利用和完善空间独具特色的公共图形系统,在TOD模式下更好地激发“菁英知识创汇区”开放式街区的活力,打通校园围墙内外联通的动力,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TOD模式概述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2。最开始提出于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爆炸式加速,过多的“新房子”的出现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空间问题,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建筑星罗棋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始采取一种以公共交通站点为枢纽的步行化城区。这是一个公共交通使用度高、区域基础功能完善、利用非小汽车交通形式就可以完成人们生活出行大部分需求的生活圈。城市的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地铁、轻轨等。TOD 模式的建设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400~800米的短时间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城市中心或广场。将居民的工作、居住、教育、商业、文化需求集于一身,使居民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四川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增加普惠便捷公共服务供给,打造TOD综合开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依托TOD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区域资源,便利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及出行需要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