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校园区域内公共图形设计 校园其本身的环境奠定了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定位的前提,教育科研用地环境下公共图形的视觉信息传递既要与基本功能要求相对应,也要符合教育的独特性质。作为人的设计活动,校园公共图形系统的设计必须准确、简洁、整体地传递信息,同时凸显校园文化和人文气息,利用公共图形设计营造校园便捷的空间指引和独特的院校氛围。校内部分公共图形的设计原则:
第一,文化内涵。公共图形风格设计与学校文化特色相协调,解决范围内的公共图形设计缺少区域特色的问题。公共图形的造型元素和色彩设计应从学校本身的视觉形象出发,结合四川师大VI系统和四川师大的吉祥物形象小狮子,从中提取元素,展现青春活力、博学务实的师大特色校园文化。提炼出表现文化内涵的设计手法。第二,设置依据。公共图形的设置要以校园内建筑场所为依据。即应与校园内空间规划相协调,校内设施完善,包含游泳池、旱冰场、校医院、图书馆、菜鸟驿站等各种公共设施,公共图形应满足校园建筑设施。 第三,标识材料的制作要考虑当地特殊气候。要对制作材料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产品使用周期会有所起伏阅。公共图形的展示媒介常年裸露在外,四川盆地多酸性雨等特殊恶劣天气,对制作材料和工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要加强材料的抗酸蚀能力。最后,无论校外还是校内的公共图形设计都应该满足基本的公共图形设计原则。图形简洁易区分的清晰性,图形信息传递的易于理解性,以及整体公共图形设计系统的一致性原则。
(三)设计实践
以四川师大 TOD项目为例,四川师大作为该区域的核心,将四川师大作为该地区的公共图形设计的核心围绕点,贴合四川师大高校校园氛围,试图利用公共图形系统促进开放式街区建设,打通学校围墙内外两侧的“壁垒”。从造型和色彩两个角度入手,选取贴合四川师大和学生青年群体属性的设计元素表达。使公共图形在具备其本身的信息传递和导视引领作用的同时,也能充分体现高校青春氛围,并通过公共图形系统设计打破校外与校内“一堵墙”的间隔,使四川师大与周边范围内的社区、街道、生活区、轨道交通互相连接互通。
1.基本造型元素与基础色彩选取
结合四川师大校徽 logo 本身的设计特点,校徽标志有小篆字体 “重德博学务实尚美”校训纹样,将校徽底纹元素提炼后变形转化为造型图案,把纹样贯穿使用到整体导视系统中,使区域更加统一和规整有序。造型元素选取的考量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方面,方形的简单几何形态更贴合高校的菁英未来感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是方形简单的造型灵感来源于四川师大吉祥物小狮子的简化卡通形象的头部鬃毛,这样能让观者产生似曾相识的认同感,确定经典的极简造型。
系统化设计的图案和造型保留统一性与细微变化。因此,最终确定最简单的方形几何造型,利用方形的拼接组合形成新的视觉元素。色彩的选取从四川师大TOD项目的定位“菁英未来开放式”活力出发,挖掘四川师大基础视觉元素,沿用四川师大本身最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色一一深绿色,并对其做一定改造,将纯度和饱和度降低,从而得到“新绿色”一“菁英绿”色(#pantone 368c),将菁英绿作为区域内导视设计的主体色,贴合四川师大原有色彩系统特征,同时更加符合 TOD区域定位。除此之外,为突出高校青春活力、丰富多彩的特点,选取了同样纯度和饱和度较低的“未来蓝”色(#pantone 284c)和“活力橙”色(#pantone 7564c)两个色彩作为辅助色。色彩将运用到导视牌固有色、图形背景色,或直接运用到图形符号中,如图1、2。
发表回复